为深入了解学校及各教学单位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生管理等各方面的情况,提升学校管理效能和治理水平,11月6日至27日,党委书记白春明带队深入文学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化学系、海洋学院、生命科学系、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等9个单位,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与教师代表座谈等形式,开展系统扎实的调研,以问题为导向,真正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在调研过程中,白春明书记对各教学单位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以作风建设为基础,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化改革为路径,建设地方一流师范大学。
强化政治引领,加强作风建设
好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宝,强化政治引领,加强作风建设,是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在调研中,白春明多次提到政治引领和作风建设。在文学院调研时,他强调,工作作风是学校党风、政风和校风的具体体现,政治引领是“头”,增比进位是“果”。要强作风、树形象、提素质,夯实发展之基、筑牢发展之魂,坚持以扎实的作风建设,推动学校各条战线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时,白春明书记强调,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一流学科建设,挖掘特色研究方向,形成系统研究成果。要加强党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学校办学的政治方向。
发挥师范专业与非师专业优势,办出各自特色
加强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现代化,师范院校是主力军。地方师范院校既是教师教育的关键主体,也是基础教育教师的主要孵化场。调研文学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等院系期间,白春明强调要在坚守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平衡好师范和非师范专业建设,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要强,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区域特色,处理好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走好特色发展之路,这正是老难题的破解之道和新挑战的应对之策。
加强“四个组织化”建设,激发师生队伍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表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调研期间,白春明书记高度重视师生素质提升。在化学系、生命科学系、海洋学院等院系,白书记指出,要着重提升学生考研、教师读博、学生参赛、教师科研等“四个组织化”能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党建与学生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学生管理网格化、现代化、科学化,鼓励大家要主动作为,真抓实干,马上就办。
“三研”同步,推动科研高质量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科研工作发展是重中之重。在听取教育学院汇报后,白春明书记提出对科研发展的指导意见。他说,教师要搞科研,教学单位要抓科研,“三研”同步,推动科研高质量快速发展。他指出,“三研”就是教研(教改项目)、社研(人文社科项目)、科研(自然科学项目)。要“三研”同步发展,齐头并进,再上新台阶。在海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白书记反复强调,在科技浪潮的新挑战下如何实现教育创新更加紧迫。他强调,科研制度要完善,科研队伍要加强,要凝练科研方向,形成科研团队,以奋进的精神状态,以勇拔头筹的勇气和气势,全力以赴推进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
坚守育人初心,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地方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不仅源源不断地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供给,更持续不断地为基础教育提供专业培训,是支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考察教育学院期间,白春明强调,要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学科布局,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探索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路径,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为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保障,结合当前形势,抢抓机遇,长远谋划,对标独立学院建设,打造标志性校园。
以改革创新为抓手,破除体制机制壁垒
深化改革是贯彻落实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举措,意在通过精简、调整、理顺、规范等综合措施,进一步增强和提升学校内部的办学活力。调研期间,白春明书记多次指出,改革是解决高质量发展中体制机制弊端的方法。要提高站位,针对工作中面对的老难题和新挑战,细致分析,从人才培养、科研管理、绩效改革、学生管理、就业创业等方面,找到问题根源,真正改革优化,对标对表,狠抓落实,为院系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调研期间,白春明还与院系的老师们进行了亲切交流,致力于把一个个“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促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建设地方一流师范大学的目标不懈努力。
(记者:刘玥铭)